时间 :2012-12-24 原文作者:吕立勤
东亚两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的企业,近年来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 ,2012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跨上一个台阶,全年海外并购数逼近500个。这一数字仅次于美国 ,列全球第二位。另据有关报告显示,今年前3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已达522亿美元 ,创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是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而出现的企业国际化新动向 。
有分析认为 ,日本企业之所以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寻求海外发展,是因为对其国内需求收窄抱有强烈危机感,加上日元升值降低了海外并购成本使然。但进一步分析 ,如果仅仅是为了海外市。笠倒驶穆肪烤鼓茏叨嘣叮故且桓鲋档蒙倘兜奈侍 。日本企业国际化的经验和能力目前皆大大强于中国企业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今年两国企业并购项目的数量上看出差距 。有调查显示 ,截至12月14日,日本企业海外并购项目489个,而前3季度中国对外并购交易133宗。不过 ,眼下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表现却并不十分理想 。舆论普遍认为 ,由于日本企业缺乏苹果、三星那样的市场洞察力 ,因而向数字经济的转型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对此,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有所警觉 。前不久,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 ,日本家电巨头何以一蹶不振,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体制僵化,已难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另一方面则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他认为 ,中国企业应吸取日本企业的教训,TCL自身也提出了未来10年“国际化+创新”的持续战略,并准备以此继续完成企业国际化布局 。
把创新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利器 ,对正在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而言,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也颇为及时的提醒。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 、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 ,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抱残守缺绝无出路;仅凭产业资本转移 ,寻求成本洼地换取市场空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亦不可能长期立足。我们只有持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才能在世界经济深度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
因此 ,我们既要认真汲取周边国家和地区国际化企业创新的经验与教训 ,又要认清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增强危机意识 ,加快创新步伐。我们的企业决不能让创新止步于研发精益制造技术的阶段,更不能沉湎于模仿基础上的改进,而应以更加超前的创新理念和更加开放的国际合作姿态 ,大胆涉足突破性技术创新。这样做虽有可能遭遇波折甚至失败,但在机遇与风险的博弈中,这毕竟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赢得发展先机应有的战略选择 。
(本文章摘自12月21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