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vip浦京集团(中国大陆)有限公司官网

    国资动态

    经济日报 :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 发布时间 :2013-03-18

    时间:2013-03-14  原文作者 :李予阳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 。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在并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出色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能不能搞好国有企业 、怎样搞好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

    经过不懈努力,国有企业的企业形态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

    当前 ,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市场化改革 。

    转变——激发活力做大做强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证明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有效结合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必须坚持。

    “看待国企改革要有历史的纵深感 ,才能理解改革有多难 、成就有多大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 。

    回顾改革历程 ,上世纪90年代末 ,“亏损”是困扰国企的最大难题 。1998年国企亏损面达三分之二 ,国企总利润一年只有213.7亿元 。1998年之前,通过扩权让利 、承包经营等措施 ,逐渐给国企松绑。1998年开始的国企改革3年攻坚战包括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 。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初步建立,解决了多年存在的国有企业多头管理 、责任不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 ,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 ,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企业重组 ,以及劳动、人事 、分配“三项制度”等专项改革,大大激发了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

    “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把国有经济集中到大企业层面,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淘汰了国有大企业中的劣势企业,剩下的都是好企业 ;通过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了这些好企业的外部管理体系 ,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其内部机制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国企经济效益的改善是必然结果 。”邵宁说。

    10年来 ,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国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全国90%以上的国企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多数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国企普遍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 、职工能进能出 、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

    数据显示 ,2003年以来 ,全国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 、上缴税金和净利润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10年来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核心因素是中国企业的集体崛起,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的加速崛起和加速追赶 。

    作用——中流砥柱贡献巨大

    多年来 ,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完成宏观调控目标 、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 ,国有企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有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企业,也是社会企业 ,不仅提供了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多的税收,也提供了日益增加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以红利形式上缴国家 ,为全民所分享。”胡鞍钢说。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作的专题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最直接的贡献包括公共财政贡献和就业创造贡献。从公共财政贡献上看(包括税收贡献和非税收贡献,以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同时并举,以国有企业为主 。这是对国有资本经营产出全民所有 、全民共享的最佳诠释 。

    数据显示 ,2003年至2011年 ,全国国有企业累计上缴税金17.1万亿元 ,2011年占全国税收的38.4% 。2007年以来 ,国有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逐年增加 。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划归社保基金国有股权2119亿元 ,占全国社保基金财政性收入的43.1%。《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的目标设定为65亿元,增长30% 。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正体现在解决国家在所需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上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陈学东的话掷地有声 。国有企业代表着行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成为引导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三峡工程 、青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凝聚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

    多年来 ,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完成宏观调控目标 、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国有企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广大国企坚持不裁员 ,还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曾表示,“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稳定了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又稳定了世界经济。”

    张宇表示,那种把国企与民企对立的看法不可取 。当前 ,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挑战——深化改革攻坚克难

    当前 ,国企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问题仍然很多 ,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坚定信心着力攻坚

    总的来看 ,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布局结构还不尽合理。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型产业 ,处于产业链 、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一些企业发展还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 ,一些国有经济比较集中的行业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重道远 。全国90%以上的国企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国企建立了股东会 、董事会 、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但目前董事会的考核和外部董事的选拔 、任用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 ,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

    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国有资产管理中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干预有增加的趋势 ,经营性国有资产还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监管。

    此外,在改革过程中虽已剥离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职能,但长期积累的离退休人员管理 、困难群体帮扶等负担仍很重。有关专家指出 ,若为企业卸掉这些“包袱” ,需要支付非常大的改革成本 。

    “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重发展轻改革的倾向 ,对突破改革重点问题有畏难情绪,重点领域改革进展相对迟缓。”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 。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 ,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 ,难度也越来越大。必须坚定信心 ,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 ,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

    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 ,提出下一步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 。有关专家认为,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国有大企业的公司化改造 ,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等应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

    (本文章摘自3月14日《经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025-01-13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 重要讲话和关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重要指示精神
      2025-01-10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迎难进取真抓实干推进高质量发展 更好履行国资央企使命责任
      2024-12-25
    >更多
    350vip浦京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