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较为亮眼的经济数据让一些人盲目乐观起来 ,对去产能打起了马虎眼。需要认识到,在行业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去产能,更需要胸怀全局和长远眼光 ,也更为考验政策执行者的定力 、取舍和胆识,须更加积极探索市场化、法制化手段,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和质量标准,坚决让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市场
随着多家央企设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和具体方案,围绕钢铁 、煤炭产业 ,今年有望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 。同时,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 、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也在持续展开 。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也是化解落后产能的攻坚之年 ,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力度不能减弱 ,深度广度应有突破 ,在这方面 ,央企的举措令人关注 。
但在实际工作中,今年一季度较为亮眼的经济数据也让一些人盲目乐观起来 。他们觉得价格上涨,企业效益也有了改善,一些落后产能偷偷开起来说不准还有效益 ,对去产能也就打起了马虎眼。
从经济发展大局和行业长期发展来看,这种心态要不得 。确实 ,今年一季度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增速创出近3年来的新高 。钢铁 、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与前两年的低点相比 ,日子好过了不少,价格上涨 ,企业效益逐步向好 。但不容忽视的是,产能过剩行业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当前还未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如稍有成绩便止步不前 ,则可能功亏一篑 ,丧失宝贵的调整机遇 。
应该看到 ,当前的经济回暖和过剩行业改观 ,有需求回暖的因素 ,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恰恰说明严格控制产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这种变化 ,是市场短期供需不匹配所致,并没有改变某些行业供应长期过剩的现实 ,如据此得出市场好转的结论 ,甚至盲目扩大生产 ,则可能使行业发展再次陷入困境。
拿钢铁业来说,虽然现在行业已经扭亏为盈,但2016年亏损面高达20% ,销售利润率仅1.08%。今年第一季度 ,钢铁业实现利润232.84亿元 、销售利润率2.77% ,依然在工业行业中处于低水平,而且 ,还有19%的企业亏损 ,尽管亏损额减少,但亏损面依然很大 。
4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 ,当前经济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 ,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因此 ,虽然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效益有所改善,但盈利水平仍然不高 ,效益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 ,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去产能、凝心聚力谋转型 。需要认识到 ,在行业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去产能 ,更需要胸怀全局和长远眼光 ,也更为考验政策执行者的定力、取舍和胆识 ,须更加积极探索市场化、法制化手段 ,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和质量标准 ,坚决让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市场 。同时 ,更加注重市场供需平衡,避免价格大起大落,为去产能创造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
本文摘自 :《经济日报》